【资料图】
坐落在河南新乡的“水晶泡泡火锅店”是一家经营了12年的“无声餐厅”,店员均为聋哑人士。在这里,顾客可以拿起桌子上的便利贴写下自己的需求,或是用手指点选墙上的漫画,与聋哑服务员进行沟通。当然,顾客也可以直接和老板王伟松或老板娘李楠楠进行语言交流。自2010年开业至今,这对90后夫妻先后为30位聋哑人士提供了就业岗位,在12年的经营中,二人克服了种种困难,在餐厅中架起了一座聋哑人与健全人之间的沟通桥梁。(9月26日《北京青年报》)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既是个人和家庭之事,也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一直以来,残疾人就业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尤其是聋哑人员,因无法与外界进行交流和沟通,有时候就连基础的就业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据统计,目前,我国残疾人总数超8500万,有听力语言障碍者达到2780万人。而在就业方面,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21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为881.6万人,其中除政策性就业外,自主就业和社会性就业的比例极低。总体来看,残疾人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究其原因,除了身体残疾所造成的极大不便外,残疾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加上身体残疾等因素影响工作效率,带来更大的隐性成本,无形中抬高了就业的门槛。以餐饮业为例,招聘聋哑人为服务员会造成交流上的障碍,自然也非用人单位的优先选项,如果没有特殊的经历和感情,很难出现“无声餐厅”类似的翻版。
“无声餐厅”十二年只为聋哑人士提供就业岗位,其间有着某种特殊的情结,诚如餐厅老板娘李楠楠所言,自己的家人和亲戚中有6人都是聋哑人士,她从小就看到他们因先天条件不足,在工作和生活上总是碰壁,因此深知聋哑人群的就业机会较少。作为对残疾人的关爱与保护措施,“无声餐厅”的社会性和市场化就业解决方案,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示范。
一方面,“无声餐厅”的十二年实践证明,在解决残疾人就业方面,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只要愿意为残疾人做事并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就可以在具体实践中找到弥补的办法,即便“无声”也不亚于“有声”。因而,如何针对行业特点和残疾人的现状,让更多残疾人找到更合适的岗位,既离不开信息的匹配和公共服务的升级,同时也需要各个市场主体和用人单位创新思路,像“无声餐厅”一样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无声餐厅”的例证表明,社会性和市场化解决残疾人就业大有可为,激活“一池春水”需要发挥各方的智慧和力量。在既有的政策因素下,不妨拿出更多政策工具包,比如对使用残疾人的企业实行更大的税收优惠、岗位补贴等,同时要结合残疾人关爱工程的实施,加大对残疾人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生存本领和竞争能力,在全社会营造关爱、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鼓励更多的“无声餐厅”出现。
兜住民生底线,就要为残疾人提供稳定就业机会。开办“无声餐厅”为解决聋哑人就业提供了一种参照,重要的是,这不是口惠而实不至的口号,而是可以学习和效仿的生动实践。(堂吉伟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