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帅在工作中
(资料图)
“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为我提供了学习提高的机会,每一次参赛都是一种历练,一次技能的提升。”来自唐山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的王帅说,能够站在全省的平台拼知识、赛技能,这对她也是业务水平的一种淬炼。
王帅今年是第二次参加全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从参赛前的紧张备战,层层选拔,到决赛的比拼,最终,王帅从全省12支代表队35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2022年河北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决赛第一名。
“我们检测的主要是常吃的蔬菜瓜果农药残留情况,守护的是舌尖上的安全。”王帅说,正是因为事关百姓安全,所以从样品接收、前处理、上机检测到数据处理,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严格把关。
换上白大褂、戴上口罩、手套……每次进入种植产品检验室,王帅都要“全副武装”。“检测过程在外人看来其实是一个非常枯燥的过程,每天在数不清的瓶瓶罐罐和检测仪器前来回穿梭,”王帅说,为的就是在重复检测中确保数据准确。
2018年大学毕业后,王帅就进入唐山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从事农药残留检测工作。“虽然我学的是相关专业,但是从未接触过果蔬中农药残留检测,对中心工作流程也不熟悉。”王帅说,特别是对于前处理操作更是第一次接触。
看着实验室内价值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大型仪器设备和数以千计的器皿、试剂,一开始可以说是“一筹莫展”。不懂就学,不会就问,不熟就练。“每天下班回到宿舍后,就一点点回忆当天的操作步骤,将有疑问的地方记下来,上班的时候请教同事。”王帅说,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她有了记工作笔记的习惯。
翻开王帅每年度的工作笔记,密密麻麻记录的都是这几年实验过程中的数据,不仅如此,还有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和自己的总结分析。王帅说,只有详细记录工作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地积累,才能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上有更大创新突破。
农药残留检测分析样品种类多、化学成分复杂,要使分析仪器能够检测到痕量的残留农药,必须对样品进行细致的提取、浓缩和净化处理,整个过程尽量减少干扰性杂质。“所以在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操作中需要注意许多细节。”为了保证检测质量,王帅放弃节假日天天“泡”在实验室,熟悉流程,将每一个步骤熟记于心,每练习一次便总结不足的地方,不断完善实验过程中的操作细节。
如今,面对每年上千批次的样品检测,她都能从样品接收、前处理、上机检测到数据处理,严格把关每个细节。
2020年疫情期间,为保证上市农产品的食品安全,唐山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启动了应急检测机制。王帅主动申请留在单位承担重点检测项目毒死蜱,吡虫啉、腐霉利等参数的前处理工作。“当时检测任务非常重,我们基本都是人停机器不停,争取最快的时间上报检测结果。”王帅说,整整二十多天,最终保质保量完成检测任务共122批次。
同时,在每年冬季开展的“韭菜专项”检测中,为不影响商户第二天的韭菜销售,他们都是加班加点进行检测。“平时我们从收样到出原始记录一般都是48—72小时,那时候白天晚上连轴转将出结果的时间压缩到了24小时。”王帅说。
不仅如此,王帅从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在举办的农药残留培训班上,她主动与各地检测人员探讨学习农药残留相关知识、如何开展新项目、能力验证应对方法、大型仪器遇到故障应对措施等。“我也是一边学习一边工作,有些方案还需要不断试验,归纳总结。”王帅谦虚地说。
如今,王帅在种植产品检测专业领域不断探索农药残留新的检测方法,将检测的内容逐步扩展到茶叶、中药材、饲料等方面的方法开发。先后在国家级期刊发表多项研究、参与制定唐山市《青贮玉米中8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地方标准,并主持唐山市农业技术推广项目2项等。
王帅说:“食品的检验工作对群众的健康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它关乎着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我们一直在做的工作,其实就是与时间赛跑,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本报记者王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