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吕城镇在丹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团结依靠全镇人民,抢抓机遇、奋发作为,攻坚克难、创新进取,积极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目标。
做强产业,强化创新引领
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面对涂料企业整治、新冠肺炎疫情、减税降费、能耗“双控”等多重压力,始终坚持“产业强市”总体战略部署不动摇,经济发展实现了逆势上扬的良好格局。一是主要指标态势向好。紧咬目标任务,五年来,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2亿元,地区生产总值209.65亿元,工业应税销售261.31亿元,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9.11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家,合金行业逐步成为全镇的主导产业,2020年龙头企业图南合金在创业板成功上市。二是项目引建持续发力。坚持项目为王,突出招大引强。五年来累计开工项目33个,其中:省级重点产业类项目1个,镇江市级重点产业类项目12个,丹阳市级重点产业类项目20个。2021年,宝武特冶钛金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挂牌成立;总投资10亿元的江苏伟泰先进制造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成功签约落地;成功盘活一批闲置低效资产,涉及土地面积420.5亩,厂房面积33.7万平方米,成功导入一批优质企业,为全镇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盘活吕城粮管所、同乐面粉新建1.8万吨小麦仓储项目,为创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奠定基础。三是园区建设有序推进。完成17.6平方公里《丹阳市东部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和4.8平方公里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累计拆迁面积13956.96平方米,扎实推进荷花池一村、二村不动产登记办理工作;积极争取专项债使用资金,启动园区“四回路”电力设施改造工程,建成“两纵两横”4条园区道路,基本实现“九通一平”,园区整体框架全面拉开。目前,园区已形成以新材料(高温合金)、航空航天配套服务、高端装备制造(轨道交通)等产业为核心的“一园多板块”良好发展态势,园区的开票销售和税收贡献率占全镇的60%以上。四是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科技人才工作连续五年处于全市第一方阵,申报各类科技人才项目200余项,累计发放各类人才、科技奖补资金5673万元;建成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镇江市工程技术中心5家,镇江市人才工作站4家;招引省双创人才计划4名、“金山英才”镇江制造2025领军人才计划13名、“丹凤朝阳”人才计划16名。江苏丹毛荣获“国家级绿色企业示范企业”“省级示范智能车间”称号;江苏顺发创成镇江市级智能化车间;凯鑫合金获“2017年镇江市创业示范基地”,被央视《态度》栏目报道,2021年荣获苏南国家自主示范区瞪羚企业荣誉称号;万盛钣金完成生产流程智能化改造,成功创建“省级示范智能车间”。
彰显特色,推进乡村振兴
农村名片愈发“靓丽”
始终坚持把乡村振兴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明优势、补短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拓宽富民增收渠道,“三农”工作水平全面提升。一是农业基础不断优化。坚持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发展实效。投入800万元,新建江苏丹阳粮油加工贸易集中区公共服务平台,入选全国首批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做好水稻、小麦良种的推广,连续5年高质量完成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目标;全面完成50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创建1.2万亩国家级粮食绿色优质基地;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建省级家庭农场4家、镇江市级家庭农场7家。二是村级经济发展壮大。圆满完成农业普查和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规范农村产权交易行为,切实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农村产权交易项目累计进场956个,成交总额超亿元;积极整合优势资源,多渠道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先后实施扶贫项目15个,累计收益396.25万元,7个经济薄弱村经济收入均按序达标。三是美丽乡村亮点纷呈。持续推动镇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了河北村小湾里、留庄村东谢村等一批示范样板村,虎墅村大荆村农村污水分散式处理模式在全省推广,建成省级三化示范村;累计创建美丽宜居村20个,省级卫生村覆盖率达100%;加大卫生保洁硬件投入,新增洒水车1辆,垃圾转运车2辆,垃圾分类亭300余个,垃圾桶2000余只;丹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张家大院”修复完工;大力开展“厕所革命”,改造农村无害化户厕11753户,率先完成市级目标;全面完成殡葬改革工作,新建一批公益性骨灰堂、节地型生态葬公墓;作为全市公共空间治理的唯一试点乡镇,因地制宜打造水韵广场、灯光球场等主题节点,累计完成土地复垦约330亩,2020年度获“镇江市农村改革创新推进奖”。
镇村融合,统筹功能配套
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持续优化功能布局,扎实推进城镇建设,着力改善镇村面貌,居民生活便利度不断提高。一是空间布局更加合理。抓牢“规划引领”先导环节,《吕城镇总体规划》及“三水规划”编制完成,构建空间开发新格局,有序推进吕城集镇、运河集镇、东部产业园综合开发,实现融合发展;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顺利完成9个村的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二是镇村建设日新月异。吕城公路大桥、泰定桥、吕东大桥亮化工程建设完成;总投资1亿元河北农贸市场竣工并投入使用;投入1600余万元开展大运河绿化美化工程,新铺设沥青道路1.45公里,清理乱种乱植,新增绿化亮化,打造网红打卡地;投入1400余万元改造提升污水管网20余公里;357省道吕城段完工通车,吕蒙东西路、养正路、独花线改造工程全面竣工;修复各类农村道路37.8公里;三是生态环境整治有力。持续推动“散乱污”市场主体整治,取缔“散乱污”场所170余家,关停并转涂料化工企业36家,5家涂料企业完成转型升级;全面完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累计关停47家禁养区养殖场,整治55家非禁养区养殖场;严格落实“河长制”,整治大运河两侧7处“两违三乱”场所,将79条村级河道全部纳入河长制管理,对481处河塘实行专人管理养护,持续提升镇村人居环境治理,先后荣获“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江苏省级卫生镇”“镇江市级美丽宜居镇”等荣誉称号。
补齐短板,保障改善民生
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坚持民生优先,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越来越强。一是社会保障健全有力。扎实做好五保低保动态管理、社会救助等工作,五年共发放各类救助金4103余万元,惠及困难群众53281人次,建档立卡户177户362人全部实现脱贫,115个需求被爱心人士通过“万善丹阳APP”认领;累计提供就业岗位5360个,新增城镇就业人数7461人;2017年度获得全市首批“镇江市劳动关系和谐模范镇”称号;江苏丹毛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全镇接种疫苗近10万剂次,首针接种率达96%,万盛钣金、同乐面粉等社会各界募集善款30余万元、各类防疫物资15000余件;挂牌成立镇村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退役军人服务站,完成镇级服务站标准化和镇人武部规范化建设,运河中心小学荣获“江苏省双拥示范基地”。二是公共服务日趋完善。升级改造了一批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成丹阳市图书馆吕城分馆;成功举办文学内刊《吕城》五周年座谈会;太极拳研究会健身气功队伍代表全省参加第十四届全运会健身气功项目全国总决赛展演;创成江苏省农家书屋提升示范镇、江苏省“书香乡镇”建设示范点、江苏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吕城初中停车场改扩建工程完成建设,吕城中心小学变压器扩容升级、食堂气改电和污水管网项目完成改造,运河中心小学、运河幼儿园门前环境改造项目完成提档升级;成立吕城镇“养正教育基金”,奖励一线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事业累计投入473.36万元;大运河“四改三”安置房项目、荷花池二村安置房、常州奔牛火车站至吕城公交首末站等一批重点民生设施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智慧广电乡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成功创成“江苏省智慧广电乡镇”。三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修复破损路面16500余平方米,清理乱贴乱画、乱堆乱放800余处;建成网格化联动指挥中心,按照“多网融合、一网联动”要求,着力增强网格赋能,五年共受理事项412起,办结率达100%;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累计化解信访积案295起,初信初访办结率达100%;充分发挥镇村两级调委会作用,共调处各类纠纷1500余件;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大起底”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700余家次,排查并整改隐患6000余处;持续做好食品药品管控工作,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和金融服务活动,2019年度获评“稳定类重点工作考核一等奖”。
此外,全镇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工会、慈善、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取得新成效,民族宗教、侨台乡贤、档案、供电、市场监管等工作得到全面加强。
奋斗的历程难忘,发展的经验弥足珍贵。
必须坚持以转型升级为路径,推动产业层次优化。坚持扩总量与提质量相结合,努力实现更高效益、更有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不断加速创新要素集聚,引进了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保持了经济发展的强大活力。只有坚持转型升级,才能最大限度提升经济发展质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必须坚持以乡村振兴为战略,加快强村富民步伐。积极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拓展农业产业链,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科学编制村庄规划,规范农村土地用途,持续完善党建引领制度体系,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只有坚持把“乡村振兴”摆在重要位置,发展农村、建设农村,才能将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美好愿景变为幸福实景。
必须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提升治理管理水平。牢固树立“民生民本”意识,坚持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创新治理管理模式,社会保障、生态文明、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进一步提升。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优化方式方法,千方百计为人民谋福利,才能凝聚起万众一心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局部金融风险依然存在;产业发展不够均衡,重大项目储备不足,转型升级的步伐还不够快;村级集体经济亟须壮大,集镇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任重道远。
未来五年,是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吕城新征程的首个五年,也是乘势而上、赢得新一轮发展机遇的关键五年。吕城镇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丹阳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和镇第十八次党代会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稳定,努力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重现东部重镇新荣光,全力夺取“十四五”建设的新胜利。
今后五年的具体目标任务是:到2026年,工业应税销售力争进入百亿级乡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亿元,经济社会等各项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吕城镇将深度融合园区发展和集镇建设,始终秉持团结、包容、创新、奋进的吕城精神,凝聚全镇人民智慧力量,全力聚焦“产业强镇”“净美乡村”“幸福吕城”,努力打造产城融合的“现代化强镇”示范区,全力以赴落实好“四大行动”。
持续推进产业强镇行动,为高质量发展打造强劲引擎。聚力新材料产业做大做强,发挥军民融合优势,不断占领行业新高度;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打造更多智能工厂、智能生产线;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发展后劲;鼓励支持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提高研发能力,力争五年新增省高新技术企业15家,苏南国家自主示范区瞪羚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小巨人企业1家;着眼科技前沿领域,引进高新技术人才60名,打造一流人才发展环境;加快优化产业布局,以东部园区为主阵地,形成资源要素整合和高效利用的现代化载体,全力以赴打造产镇融合发展的新样板。
持续推进品质提升行动,为高质量发展拓展内涵空间。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同步推进吕城片区和运河片区建设,充分释放城镇空间潜力;围绕大运河生态治理要求,全面做好两岸集镇段的环境治理工作;围绕居民对生活品质的需求,合理布局教育、医疗、文体等各类公共服务配套;围绕集镇规模和框架,分批次打造标志性景观节点,构建规模适度、功能互补、带动有力的片区发展格局,绘出“运河明珠”秀美图景。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行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始终将“三农”工作摆在首要位置,深挖乡村振兴多重路径,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强势推进富民强村、村庄集聚、农房改善、污水治理等事关乡村发展大事,打造美丽田园乡村,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多渠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持续推进民生改善行动,为高质量发展凝聚民心民力。深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严密防线,构建安全治理体系;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培育教育特色;加快推动医疗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稳步提升保障水平,引导老龄产业健康发展;全面编制全镇的管网体系图,稳步推进雨污水管网建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的喜庆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吕城镇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夯实平安稳定基础,更好更快地推动“1+3”战略部署落地见效,努力实现良好开局。2022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2%,制造业投资增长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瞄准“高精尖”,提升竞争力
推动经济发展动能更强
把做优做强产业作为稳增长的根本之策,加快转型升级、强化要素供给,全力确保经济合理增长、发展质效持续提升。一是项目建设再提速。抓牢项目储备,抓快项目开工,2022年排定市级重点产业项目7个,其中新建项目4个,总投资20.4亿元,计划年度投资10.15亿元;全力帮助企业完成规划、用地、环评等各项手续,力争新建项目上半年全部开工,积极做好开工后的跟踪服务,实现尽早投产达效;加快存量资源盘活,用好“闲置资产数据库”,通过“腾笼换鸟”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更加高效,力争盘活资产不少于5宗。二是园区载体再加强。加速推进东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加快荷花池剩余安置房的销售进度,启动荷花池三村安置房建设,深入推进园区电力改造,配套商业综合体、幼儿园、社会公共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各类人才、职工提供更加宜居的功能配套。三是产业层次再提升。引导企业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积极推进智能化车间改造,创新经营理念,努力开拓新的市场;坚持走出去,加大以“工作专班+属地村”联动模式,重点围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健全“一链一领导、一链一专班”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强链延链补链;发挥乡贤的桥梁纽带作用,发展乡贤招商、商会招商,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全年新招引超亿元项目5个,超5亿元项目2个。
围绕“全域美”,凸显现代化
推动乡村振兴成效更“靓”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聚焦乡村主战场,全面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按照优质高产、生态安全的要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增四星级乡镇农产品质监站1个,建设绿色防控区1个、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1个;加强农村青年创业引导,不断推进农业三产孵化;围绕留庄村、中心村、蔡塔村、运河村,加快启动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农业发展向机械化、规模化、科技化转变。二是凝心聚力富民强村。发挥好“第一书记”“乡村振兴领航员”的帮扶带动效应,引导各村开展闲置低效资产盘活、破败房屋整治、村组撤并、宅基地置换等专项行动,拓展富民强村空间,实现集约化发展;深度开展村企联建行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实现资源、资金、资本联动,确保村级集体经济稳定达标;统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流转,实现节约成本,集体经济增收;发挥农村“三资”管理平台作用,确保项目资产稳定良性运转;规范农村产权线上交易,巩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三是持续建设美丽乡村。树立经营城镇的发展理念,计划投资约1000万元,实施吕城、运河集镇形象提升工程,新建国土大楼南侧口袋公园、打造吕九路、东部园区东西入口、庙河转角景观节点,开展泰定北路两侧绿化提升,不断完善集镇功能配套,提升集镇品质;加快建设丹阳市美丽宜居村3个;投资600余万元,打造运河片区省级特色田园村1个;开展农村河道、道路交通、绿化美化、环境保洁、公共设施“五位一体”综合管护,不断提升村容村貌。
聚焦“承载力”,体现精致度
推动城镇建设水平更高
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不断提升镇村功能和综合承载力。一是优化镇区功能布局。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合理布局工业、教育、医疗、商超等功能区块,在虎墅村西沟村、河南村十字沟、河北村于田里、运河中心村等地统一规划集镇居民点,集聚发展人气。二是提高长效管理水平。持续开展国省干道沿线环境整治,以精品道路建设为抓手,结合文明城市创建要求,推进老运河集镇片区环境整治,加强主干道沿线精细化管理,实现村庄环境长效管理考核排名提档进位,全方位提升宜居宜业水平;完成1400余盏路灯智能化升级改造工程,保障群众出行安全。三是打造绿色生态环境。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强化减污降碳源头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非法转移、倾倒、处置固废环境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有力推动危险废物监管;全面落实“河长制”,系统推进水域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执行河塘专人管护工作机制;计划投资165万元,启动苏南运河取水口改造工程,稳步提升大运河流域水质持续达标;统筹推进PM2.5浓度综合治理工作,扎实开展345家企业排污许可证的申领工作。
顺应“新期待”,增强获得感
推动民生幸福成色更足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办好民生实事,让民生“难点”成为撬动社会进步的“支点”。一是着力完善社会保障。持续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推进社会保险提标扩面,加大失业保障力度,力争新增城镇就业1000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下;规范化、常态化推进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试点工作,强化宣传,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户进行宅基地报批,保障农民居住权益;全面夯实农村公共文体服务阵地建设,对全镇老旧公共健身器材进行更换。二是办好惠民利民实事。扎实推进新政府大楼改造工程、公交首末站绿化美化工程、吕城幼儿园改扩建工程;计划投资800余万元,完成吕九路(泰定路-丹毛十字路口)提升改造工程,保障群众出行安全;完成太平桥加固改造工程;加快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拟投入8000万元,深入实施镇江吕城高级中学改建招生项目,确保2022年秋季开学招生;充分用好张家大院,打造党建科普馆,进一步满足党员群众日常培训、科普宣传需要。三是强化社会治理能力。以“平安吕城”建设为载体,深化“警格+网格”双网融合,织密技防、巡防、数据三张“防控网”;构建“快捷高效”信访平台,完善信访多元化解机制,切实提升信访工作质效;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形成管控闭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结合“八五”普法,持续开展“法润万家”系列法治宣传活动;深入推广“智慧消防”建设,实现所有生产经营单位、“九小”场所全覆盖,稳步推进危房解危、危桥改造等消危销号,构建常态化安全管理机制。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重任在肩,唯有实干!吕城镇将紧密团结和依靠全镇人民,为将吕城建设成产城融合的“现代化强镇”示范区而不懈奋斗!
标签: 乡村振兴 人居环境 幸福指数 丹阳市委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