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到来之际,省法院向社会发布了《河北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21年)》的白皮书。数据、图表、案件等信息,为我们展现了2021年河北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大模样”。
■司法数据:
在什么地方和打什么官司
白皮书提供的知识产权案件的数据,反映了经济活动的质量和问题。
从民事案件类型看,涉商标权、著作权案件占比最大,两类案件约占比83%;涉著作权案件同比升幅最高,同比增长265.41%;涉专利权案件也呈每年递增趋势。
从涉案地区分布来看,石家庄市、保定市、邯郸市、沧州市中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占比较大,约占全省知识产权案件的73.42%。从诉讼标的额情况看,2021年一审诉请100万元以上的案件84件,约占全省知识产权案件的1%,同比略有增长。
从诉源治理情况看,诉前调解成效显著,诉前进入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处理的案件总量7882件,调解成功5726件,调解成功率72.64%。
2021年,河北法院共新收一审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272件,审结251件,同比增长13.06%,主要集中在假冒注册商标罪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两个罪名。新收一审知识产权行政案件12件,审结10件。
■管辖版图:
雄安和自贸区的两个新高地
打造雄安新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高地。2021年4月20日,雄安中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揭牌成立。调整案件管辖布局。省法院出台《关于调整我省部分知识产权案件管辖问题的通知》,雄安中院集中管辖本辖区及河北省北六市辖区内的发明专利、计算机软件等第一审技术类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优化我省知识产权审判布局、健全知识产权专门化审判体制,助推法治雄安建设。
打造自贸试验区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地。省法院出台《关于为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还组织相关四片区的中院会签司法协作框架协议,全面深化四地法院的司法协作,该经验做法被最高法院简报刊登。
雄安中院与北京、天津两地法院打造沟通和共享机制,实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上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同时积极推动最高人民法院青年法官实践基地发挥实效。
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是全面推进落实知识产权的审判资源的变更和调整。全省各中院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实施方案,通过吸纳刑事、行政法官组建专门合议庭等形式,在中院层面将知识产权刑事、行政案件集中到知识产权审判庭室负责,初步实现知识产权案件“三合一”审理,全面提升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司法保护效果。
■审判能力:
破解难题 统一尺度
2021年全年知识产权案件总判决赔偿数额达3.39亿元。数字背后是河北法院对焦顽疾,着力破解知识产权审判难题,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审判能力现代化的结果。
扩大技术调查官队伍,健全技术事实查明机制。为解决技术事实查明难问题,省法院已出台了《关于引入技术调查官参与知识产权诉讼活动的实施意见》,并选定技术专家21人建立技术调查官人才库。2021年,省法院加强与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合作,聘请该中心18名专利预审员为第二批兼职技术调查官,制定《技术调查官调派办法(试行)》和《兼职技术调查官经费保障管理办法(试行)》,有效提升技术类案件审理效率和技术事实认定水平。保定中院对专门审判庭进行改造升级,加入在线核验证据、鉴定人员远程出庭、VR同步影像生成等功能模块,提高证据认定效率,减轻当事人举证、质证负担。
积极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全省法院持续推广知识产权类型化案件快审机制,缩短知识产权案件诉讼周期。石家庄中院成立“速裁团队”,2021年适用快审程序审结知产案件1200余件,约占结案数量的一半。雄安中院制定《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简案快办的实施细则》,2021年雄安中院知产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仅为43天。
强化业务指导,统一裁量尺度。省法院通过内网及时发布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典型案件导向功能;建立案件发回、改判沟通反馈制度,定期召开专门法官会议。今年省法院分别与石家庄中院、保定中院等多个中院召开交流座谈会,交换意见,答疑解惑。省法院定期编发内部刊物《知识产权审判参考》,已发《2021年度知识产权案件发改情况通报》、《2021年度全省著作权、商标权类型化侵权案件调研分析报告》。
■携手护航:
服务大局 优化环境
完善诉调对接机制,构建大保护格局。省法院与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版权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加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调解的意见》,与省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在线诉调对接工作建设的通知》,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纠纷在线诉调对接工作。承德中院与承德市市场监管局成立知识产权调解中心。邢台、张家口、廊坊等中级法院,与当地市场监管局、公安局等部门,通过签订“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合作备忘录”,促进形成司法保护与行政执法有机衔接、协调联动、高效便捷的协作机制。2021年全省通过各类多元化解机制处理的诉前知识产权纠纷共计7882件,调解成功5726件。
加大刑事打击力度,深化行刑衔接配合。全省法院积极参与农资打假、“剑网2021”、“秋风2021”等专项行动,增强打击合力和效果。省法院联合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检察院、省公安厅制定《关于加强市场监督管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深化行刑衔接配合,形成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行为的震慑效果。
积极服务全省营商环境建设。雄安中院发布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若干意见》;保定中院就涞水、曲阳的麻核桃产业、石雕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进行专项指导,衡水中院深化司法大数据应用,推出《审判决策参考》,为市域治理现代化提供参考。秦皇岛中院针对近年餐饮特许经营活动涉诉案件增长的实际,走访企业调研指导,总结经验做法推广全市同类企业,秦皇岛餐饮特许经营案件数量较往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
■本报记者贺耀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