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我省教育、考试及政法多个渠道了解到,国家教育、公安等相关部门密集发布高校招录期间的防诈防骗预警提示和防范措施。相关部门提醒,考生及家长非必要不公开高考准考证、志愿填报表、成绩单、成绩查询页面截图、个人录取通知书等资料信息,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从朋友圈或者其他社交平台获取到,可能会被利用实施精准诈骗。
“提前查分”骗局。在高考结束后,诈骗分子会利用考生和家长对于分数急切关注心理,通过家长群、考试群、手机短信等渠道发送“提前查询分数”的虚假广告链接实施诈骗。链接中会要求填报身份证、准考证等相关信息,并交纳一定的查询费用,一旦上当不但会有财产损失,还会泄露个人信息。提醒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或拨打来历不明的电话。
“补录名额、内部指标”骗局。“补录”骗局常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也有嫌疑人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还有一些骗局中,骗子也会谎称有特殊关系,可以购买“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提醒考生及家人,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100%是诈骗。
“补助金”骗局。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考生身份信息后,假冒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等身份,以符合“奖学金”或“高考补助金”资格为由,骗取押金或手续费。提醒当事人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
“填报志愿指导”骗局。不法分子假冒“权威专家”,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利用中介或网站、APP等对考生进行志愿填报指导骗取钱财。相关部门提醒填报志愿可通过各级教育考试部门相关权威渠道寻找参考资料帮助,对于收费的指导一定要提高警惕。
“伪造录取通知书”骗局。骗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考生和家长要通过官网认证的链接或学校、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网址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疑似作弊”骗局。骗子冒充教育招生部门发来的短信,声称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回放录像中,监控显示其有“疑似作弊”行为,要求其拨打相关电话,交纳费用删除作弊视频、交纳保证金或是将钱转到安全账户。相关招生部门也提醒称,高考作弊违规行为,不会用短信、电话、链接等非正式渠道通知。如果高考中有作弊违规行为,会在高考结束后,经过多方核实通过文件形式下发。
(资料图片)
“证件丢失”骗局。有不法分子在获取考试证件相关信息后,往往虚构情景,且所留手机号多为吸费音讯电话。若有好心人按照电话号码回拨,并且按电话提示音操作,就可能掉入吸费陷阱。看到类似信息,相关部门建议先跟考生所在中学或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举报电话联系确认。在未经核实的情况,建议不做转发,更不要拨打信息中的联系电话。
此外,相关部门刚刚发现的 “向学校捐款可以奖励加分”“送礼问候拉近校方关系”等诈骗行为,也需要当前考生及家长重点防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