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南充市顺庆区李家镇李花村,漫山的油 菜 花 刚 刚 谢幕。对当了几十年农民的村支书李启章来说,以前在这个时候,意味着新一年的育秧得抓紧时间了。而今年,他却不那么着急,因为就在离村子不远的地方,一座占地面积6987平方米的育秧工厂 已 经 开 始 运行,这是南充市顺庆区现代粮油产业园区智能化育 秧 中 心 。 今年,村上提前统计了全村需要的秧苗数量,一共150 亩秧苗,准备从育秧工厂集中购买,总价近4万元。
近年来,育秧工厂作为一种新型的集中育秧模式,在全国各大 稻 区 发 展 迅速,工厂通过产业集约化、规模化、智能化等手段,提升了育秧效率和质量,一座育秧工厂可为上万亩田地提供秧苗。
效率高 一个工人就能管理500亩水稻用苗
“ 温 度 27.8 摄 氏 度 、湿 度87%、光照强度1153lux、二氧化碳浓度440ppm,数据全部正常。”检查棚内的这几项参数,是育秧工厂技术负责人李海洋每天进棚必做的第一件事,这些参数也是决定育秧能否成功的关键。
不同于传统的田间育秧,这里的秧苗全都长在层层叠叠的育秧盘内。此前,这些育秧盘已经经过了摆盘、撒土、浇水、撒种、盖土等流水线作业,来到这里经过几天“暗化”,就能破土发芽。
检查完参数,李海洋熟练地点击了一下操作面板,随之,秧苗盘就通过每一层下方的自动滑轨,上下旋转,经过机器一侧的喷淋设备时,灌溉随即完成。“厂棚内可随时调节温度、湿度、光照以及旋转的方式,保证每一个秧盘吸收的光、热、水,均匀、适度。”育秧中心负责人黄峰介绍。在这种智能化的操作模式下,一个技术工人可以管理500亩左右的水稻用苗。
在四川,一般来说,传统散户育秧需要40天左右,而育秧工厂内的机械化育秧只需要25天左右,大大节省了时间。“经过25天左右的时间,秧苗长至十七八厘米,就可以送往农田用插秧机栽种。”李海洋介绍,正常情况下,育秧机一个小时可制作 800 个秧盘,这些秧盘培育出来的秧苗,可播种40—50亩水稻田。
目前,这个育秧中心已经接到了5万亩左右的秧苗订单。而除了南充市顺庆区,在蓬安县,黄峰还建有一个育秧工厂。“今年两个工厂能够满足10万亩的秧苗供给。”黄峰说,“明年准备扩大生产线,争取能够翻倍,供给20万亩秧苗。”
科技范 瞄准集约化、现代化、智慧化的农业生产前景
对李启章来说,在育秧工厂集中购买秧苗,就意味着和过去手工育秧时代告别,不用脚沾泥土,也不用时刻担心靠“天意”才能存活的秧苗。而对整个四川稻区来说,育秧工厂瞄准的是集约化、现代化、智慧化的农业生产前景。
4月13日,在绵阳市三台县龙树镇双合村,两条育秧生产线不停地进行着铺底料、喷淋水、播种、盖种、叠盘、暗化等流程,这是三台县台沃公司的育秧工厂生产线,公司负责人何亚红告诉记者,公司是在去年才上线育秧工厂的,今年已实现了育秧3万多亩的规模,为三台县及周边地区提供机插秧苗订单式生产。“我们的客户,绝大部分都是种粮大户或者村集体。”何亚红说,随着四川水稻产业规模化发展,种粮大户不断增多,育秧工厂更加能够发挥高效率的优势。
2017年,大邑县种粮大户万富旭决定,自己投资建设育秧工厂,“当年社会化服务还没有兴起,每年几千亩水稻用苗非常紧张。”万富旭说,从最开始的5000亩,到现在他的育秧工厂已可以满足15000亩的水稻用苗,“除了我自己用5000亩,还能为周边的种粮大户供给1万亩。”
能适应水稻机械化种植是育秧工厂的一大优势,也打通了各地迅速发展的机插秧水稻生产的第一环节。然而,这种新的育秧模式,能否最终保障产量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这也将决定它能否真正在产业上铺开。“如果用好了这种模式,真正育出适宜于机插的高质量秧苗,水稻产量相比于人工育秧,可以增产5%以上。”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栽培专家任万军说。
攻克的不仅是技术关,更有产业面临的现实难题
方向明
今年1月,《“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提出,西南水稻种植区要集成推广集中育秧、强化栽培、免耕抛秧、机插抛秧等关键技术。而育秧工厂,是集中育秧在四川的有效落地。根据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全省工厂化育秧中心91个,育秧面积达101.9万亩。而此前的数据是,2015年14.75万亩,2020年41.8万亩。也就是说,近两年,全省工厂化育秧呈现出成倍增长的趋势。
对于这样强劲的势头,任万军却有些担心。“工厂化育秧所需要的技术门槛不低,投入较高,如果没有做好前期的调研和技术准备,很有可能育苗不成功。”他说,这几年,自己的团队调研发现,有很多地方建设的育秧工厂,前期大量投资,投产后却遭遇育苗质量差等问题。
“这些技术问题集中在没有考虑到四川弱光寡照高湿的气候条件。”任万军说,“水稻喜欢阳光充足,但四川稻区属于弱光寡照的气候,这本身就是四川水稻栽培科研领域攻关的关键问题。针对育秧工厂模式,我们做过测试,厂棚内的光照仅有室外光照强度的38%左右,这更是大大减少了育秧所需的光照,造成的结果就是秧苗细高,盘根较差,卷秧运秧和上机困难,最后影响机械栽插的质量及产量。”
这些问题,也正是任万军团队这两年集中攻关意图解决的问题。对此,团队提出了先暗化催芽,接着在厂棚内摆盘培育躲过低温寒潮,然后再在室外田间苗床培育秧苗的模式。“这种方式既能利用好育秧工厂高效率的优势,也能保障秧苗后期光照充足,养成适合机插的壮秧,达到效率和质量双赢。”
除了技术层面的问题,如何在四川丘陵稻区普及这种模式,也是地方政府部门和栽培技术专家们思考的问题。
作为全省粮油生产的排头兵,成都超过1/4的水稻是通过工厂化育秧来实现的。在成都平原地区,目前仅成都市就有育秧工厂32个,占据全省1/3。“西部区域水稻机械化育秧集约化、规模化已经很高,但在丘区集约化、规模化、机育秧等还有上升空间。”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李浩说。
秧好一半粮。很明显,现在育秧工厂如何做到“秧好”还有短板,而且需要攻克的也不仅是技术关,更有产业面临的现实难题。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阚莹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