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代表着门槛和高度,志愿则意味着方向和定位。基于此,考生和家长习惯上将高考成绩放榜和志愿开始填报前后的一周时间,称为“高考志愿填报黄金周”。那么在这短短的几天里,如何做好填报志愿,夺取“考报双丰收”,就成为顺利考取、就读心仪大学和专业的“掘金”之举。
在“高考志愿填报黄金周”期间,本报记者专访部分专家学者,他们结合数年工作实践,就如何填报好志愿,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城市、学校、专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谁是最大权重因素
高考成绩位次,向来是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指标;城市、学校和专业,也成为大多数考生纠结之处。
对此,多年从事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河北大学教务处招生与学籍管理科科长褚立志博士对记者说:“要充分考虑志愿填报的三要素,最好可以做到城市、大学、专业三大要素的均衡满足。”
城市要素。专业素养塑造由大学完成,个人眼界和气质的、潜移默化的改变由城市完成。学校的专业都有着城市的烙印,一线城市拥有众多上市公司,很多企业都是国际化顶尖公司,大学生很自然地就会把这些企业作为求职就业的一个目标,以高标准的规格要求自己,在这样大环境下,会有向上的学习动力。相对来说,三四线城市更具有生活气息,不同环境下对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同一层次的学校,在发达城市的话,录取分数肯定要相对要高一些。当下许多的考生和家长不考虑北京,可能是考虑到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远大于奋斗的意义。
学校要素。大学,尤其是第一学历,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未来的标签,从侧面说,学校的实力也决定了学生的平均能力。学校的学习风气,基本上决定了学生会在大学里怎么样度过大学的生活。在大学每个人都受着同学、舍友的影响,大家是一起学习、看书、做实验呢?还是来睡觉、逃课、打游戏?不同的学校层次带来的影响,经过四年的放大后,带来的差别是巨大的。因此提示大家,如果你对城市专业没有那么的执着,一定要选择一所实力好、层次高的大学。
专业要素。选志愿,尤其是新高考后的平行志愿,选专业应该是最重要的。大学专业的相关知识,基本上奠定了你未来的发展道路。选专业首先要看自己的喜好,如果从自己喜欢的事情出发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进而把喜欢的专业变成喜欢的职业。那么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大学几年还有毕业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是非常具有乐趣且具有动力的一件事情。对于考生来说,如果没有特别喜欢的专业的话,可以试着从就业的方向出发,或者用排除法进行一些筛选。
■自主填报还是机构指导:
我的命运我做主
填报志愿是一项“小而全”的系统工程,是信息收集、检索、比对、排序、分析、判断等科学决策过程,是个人表达真实升学愿望和高校录取的依据,是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检验过程。考生在这个对未来人生发生重要影响的抉择过程中,要打破由所谓“权威”机构包办进行志愿填报的迷思,进行自主决策和慎重选择。
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生涯规划谢晓玉名师工作室负责人谢晓玉对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提出三点建议:“第一,搞清楚孩子适合的3-5个专业,确定专业方向。第二,参考教育考试部门等权威渠道的资料,查看相同分数往年被录取的学校范围,比如,今年考600分,寻找级差40分以内的院校,再对这些院校的专业课程,选拔要求,保研率,就业方向等进行研究和分析。第三,就是做好匹配,根据专业诉求,参考往年招录情况,做适当的冲、稳、保的一个梯度分配。”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李荣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成绩位次是平行志愿投档的主要依据。高考出分后,即定位出了本届考生的成绩位次。为了科学又高效地填报高考志愿,需要尽早利用省考试院志愿辅助系统,把握意向‘高校专业(类)’的历年录取分数大致位次,查到当年位次比后,迅速锁定志愿范围,并只留下愿意上和可以上的学校后,按照志愿数量进行志愿排序。”
中国教育报资深评论员杨三喜日前撰文表示,当前高考志愿服务市场还非常不规范,国家从没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等职业资格证书,部分机构存在按培训过的“台词”给考生和家长进行志愿规划和填报。所以,要理性看待所谓的大数据填报,数据顶多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对此考生和家长应当保持警醒,谨慎选择、科学甄别、综合运用各类第三方信息和服务,避免交了智商税还付出了巨大的机会成本。
■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如今以“云”“大”“物”“移”“智”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赋能各行业,也带来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在高考志愿填报的短暂的“黄金时间”里,考生如何透过众声喧哗中的“热门专业”“冷门专业”的表象,把握专业内涵,选择心仪专业,是困惑考生和家长另一个“老大难”。
正确认识自己是选择专业的基础。褚立志告诉记者:“省考试院官方的智能填报参考系统上有一个非常好的专业选择测试系统,除去对自己产生全面认识的评价量表,还会给出适合你的专业推荐。”考生结合成绩在科学认识个人兴趣、学科特长、素质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个人素质、未来规划、专业走向、就业趋势、家庭资源、优势专业等因素,清晰界定“我适合做什么、能把什么工作做得更好”未来职业定位,为专业选择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正确认识专业。准确把握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学习年限、就业方向、发展行业、就业情况等是正确认识专业的关键,表面看起来热门的专业,就业率不一定高。
任何专业的存在自有其合理性,辩证看待“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李荣娴说:“‘热门’与‘冷门’专业具有阶段性的特点,两者具有不确定性。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还是要‘风物长宜放眼量’,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选择适合自己性格兴趣特点的专业学习就好,切忌一味追求热门,造成入学和就业两头竞争压力过大的现象。”
谢晓玉也认为,所谓的冷门和热门专业都是相对而言的,有一些相对冷门的专业,比如矿产资源类,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和材料矿类需求量的增加,有关采矿的勘查筛选类专业很可能在五到十年以后会变得热门起来, 所以,选专业一定要将个人的兴趣特长与社会需求和国家的战略发展结合考虑,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
■本报记者张胜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