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日前发表《“中坚农民”新主力》一文,文章中写道: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长期调研发现,依据收入来源,可以将农村青壮年群体划分两大部分:一是长期外出、从事非农就业的农民工,他们的小孩和父母可能随迁进城,也有可能留守村庄;二是在乡村内部长期从事农业兼业经营的“中坚农民”,经济社会关系主要在乡村。
当下,在广袤的各地农村,活跃着一批“中坚农民”,他们当主播、玩摄影、办民宿、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等,他们勇敢地走向田野,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引领乡村振兴。
新时代,一批热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中坚农民”应运而生,成为了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尤其是45周岁以下、大专学历以上、投身乡村振兴新时代、掌握现代农业新技术、具备绿色发展新理念等从事涉农领域相关产业的创业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他们是新农村产业发展的脊梁。
“中坚农民”茁壮成长需要良好的环境。应当清醒认识到,当前“中坚农民”依然面临着不少困难,专业不对口、发展资金不足、技术匮乏等问题,制约着他们健康发展,亟需地方党委政府、农业服务部门给予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多渠道支持“中坚农民”发展。只有为他们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激发他们的活力,才能让他们在希望的田野上茁壮成长,引领乡村产业富民新气象。
“中坚农民”茁壮成长需要精准对接。让“中坚农民”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关键在把准他们的“脉搏”,为他们提供必需的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尤其在产业发展、财政补贴、贷款用地等方面给予扶持,解决好“中坚农民”成长的烦恼。要让他们参与乡村振兴的管理和规划,避免他们成为旁观者、局外人。要把政府主导和尊重“中坚农民”的发展意愿有机统一起来,充分保障他们的参与权利,让他们在希望的田野上发挥自己所长,为乡村产业注入活力。
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中坚农民”队伍做支撑,期待更多“中坚农民”深耕希望田野,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上大展宏图。
(胡喜庆)
标签: 武汉大学 农村青壮年群体 特色种植养殖 乡村振兴 中坚农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